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动态
洲泉镇擦亮志愿服务底色 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来源:洲泉镇 发布时间:2021-04-14 被阅读:440


自桐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洲泉镇聚焦中心、服务大局,依托“至善湘溪”志愿服务品牌,整合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等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贯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全领域,全力以赴助推创建工作首创首成。

一、加强顶层设计,织密基层服务网络

一是全面网格化,精细打造“主战场”。精准对标全国文明市创建的测评体系,根据镇区主次干道、路口、公交站台、公园及居民小区等地标性建筑,合理划分9大片区、17个一级网格、34个二级网格的志愿服务网格。规范建立网格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机制,形成“定网、定格、定员、定时、定则”投放专职力量、分网格类型招募社会志愿者的双线运行格局,根据网格主要属性和突出问题分类编制交通劝导、环境整治、安全隐患排查、文明宣传等16项志愿服务,实现志愿力量精准服务。

二是突出多元化,全力培育“主力军”。坚持以统筹力量、服务大局为重点,将文明市创建与全镇各大中心工作相结合,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专业性、指导性作用,排定实施城镇品质、环境秩序、民生保障等5大提升工程,200余名机关志愿者参与其中。同时,将文明市创建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强化“自治”思维,坚持面向社会,引入行业志愿者和社会组织,打造“团干+行业志愿者+社会组织”的联动志愿服务模式,全镇构建文明市创建志愿服务队26支,共计志愿者800余名。

三是实现项目化,创新构建“主品牌”。坚持以群众需求和创建指标为导向,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策划开发不同类型的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项目,促进志愿服务在助推文明市创建中逐步向专业化、社会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目前,洲泉镇成功打造“至善湘溪·文明同行”志愿服务体系,涵盖“文明我来说”“文明安全行”“文明义工行”等8个重大项目,项目领办主体涵盖机关、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志愿力量,已常态化开展服务16次,400余人次参与其中。

二、突出精准长效,打造协同作战格局

一是畅通供需渠道,搭建服务平台。坚持创新创造,依托现有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8大文明市创建志愿服务项目、26支志愿服务队进行公开展示,全面纳入志愿服务市场。同时,创新载体,全镇范围合理设置“曝光信箱”“问需台”,群众可通过此载体曝光不文明现象、寻求志愿服务,保证服务的双向对接与认领。目前,全镇设置“曝光信箱”“问需台”21处,累计接收问题曝光35个,意见诉求11则,实现闭合精准的志愿服务。

二是立足优质高效,规范服务流程。以镇文明办为中心,各职能部门和志愿服务队协同参与,打造高效的“点单式”志愿服务。在合理分析收集到的意见诉求的基础上,按照“点单与派单相结合、任务与志愿相结合”模式,以“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团队(职能部门)接单”的流程提供志愿服务,解决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空置浪费问题。截至目前,洲泉镇文明办共计交办志愿服务任务清单18项,已完成15项。

三是强化总结反馈,提升服务质量。突出服务总结,建立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定期对各大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项目提供服务的情况,包括受理总量、办结率、满意率等重要指标进行评价反馈,对于实际效果不佳项目进行整改或清退,确保文明市创建志愿服务的优质性,以高压态势推进志愿服务的高效开展。

三、突出激励引领,营造文明向善氛围

一是借助舆论宣传营造文明风气。依托现有志愿力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社会宣传和活动宣传,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宣传格局,努力提高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形成浓厚创建氛围。创建工作开始以来,洲泉镇累计开展文明市创建集中宣传19次,走访宣传35次,发放《桐乡市民文明手册》800册,倡议书15000份,全面营造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声势,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

二是借力社会资源全面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全镇27家文明单位在文明市创建工作中的带头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累计开展自查自纠50余次、整改问题220余个、开展志愿活动130余次,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规范服务准则,成为洲泉镇全力展示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窗口”。同时,加强与“爱在益企”“椿熙堂”等社会组织联动,采用服务外包形式,通过社会力量有效促进文明市创建。

三是借势制度保障实现正向激励。全面贯彻落实《桐乡市志愿者礼遇办法》的相关要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优秀志愿者联合激励机制。将文明市创建志愿服务纳入“三治融合”积分制,探索通过志愿积分进行星级评定,分级分类制定务实管用的激励措施。通过奖励“面券”“理发劵”等“接地气”的实物奖励形式给予志愿者物质奖励。将志愿服务中的表现作为道德模范、青年标兵、入党推优等评定的重要依据,全面给予精神激励。


Copyright © 2010-2019 www.txgqt.org.cn.共青团桐乡市委 版权所有
电话:0573-88105321 邮箱:gqttxsw@126.com 邮编:314500
嘉兴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
浙ICP备12009892号-4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1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