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距离四川省省会成都284公里,县城芦花镇海拔2350米。黑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桐乡市与黑水县结对帮扶,周炜被选派首批赴黑水挂职帮扶。
在黑水开展工作不光要拼干劲、拼脑力,还得拼体力。下乡走访,近些的乡也要开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到远些的卡龙乡、知木林乡,一来一回就是一天;有的村落汽车无法到达,就得依靠步行,走访时步行爬山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
黑水县常住人口大多为藏民,风俗习惯与我们大相径庭,特别是藏民婚丧嫁娶大多集中在藏历新年前后,且每家必须到场参加,给外出入企务工带来了很多困难。王宝生是黑水县石碉楼乡的村民,在一次走访活动中,周炜结识了他,王宝生对藏区群众风俗习惯制约外出务工的情况表示担忧。在多次的沟通中,周炜在他身上感受到了黑水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意愿。
2019年初,周炜在黑水组织了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在招聘会的现场遇到了三基初、三基生姐妹俩,她们用质朴与勤劳打动了企业,现场就被录用了,她们的丈夫却因为年纪和身体原因未被企业录用。为了让这两户贫困户能够赴桐乡就业,尽快脱贫致富,周炜在企业招聘微信群里发布了信息,立即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最终,为了方便他们夫妻团聚,三基初、三基生的丈夫杨主木、阿斯达基就近安排去往同镇的企业工作,两对夫妻顺利踏上了赴浙务工的高速列车。来到浙江后,企业专门安排班组长和老乡一对一进行生活、工作辅导,患过脑溢血、手不太方便的杨主木也被安排上了合适的岗位,每对夫妻一个月能达到8000元至10000元的收入。
特殊的民俗习惯使得黑水当地形成了特殊的务工习惯,当地居民普遍喜欢去离家近的地方,干一些空闲时间较多的工作,但是收入极其不稳定。针对这一情况,周炜主动对接,充分利用桐乡在川投资企业优势,想办法就地解决贫困户就业。通过与巨石集团成都公司的充分对接,桐乡—黑水扶贫劳务协作突破传统异地劳务输出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务工人员长途奔波的烦恼,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融入当地企业,突破了语言、饮食等方面的不利因素的阻碍,为两地扶贫劳务协作探索了新模式。除了帮助黑水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这一举措也为桐乡企业解决了部分用工难的问题,实现了扶贫劳务协作的互惠双赢。
桐乡与黑水的扶贫协作,除了以劳务输出为抓手,针对黑水的需求,周炜还提供了“点单式”服务。不仅把劳动力带出山区,还把实用的技能、靠谱的企业招聘带到了山里。紧密结合黑水当地“六大产业”,为贫困群众提供高度契合当地产业特色的技能培训服务。周炜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杨明显教授、四川旅游学院冉杰教授为当地贫困农民和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中蜂养殖、畜牧养殖等实用农村技能的培训,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帮助贫困人群实现脱贫。